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不是每個孩子都天天排便,寶寶到底是攢肚還是便秘,教你一招分辨

新聞部落 2023/03/28

雖然給寶寶換紙尿褲,清理屁屁在外人看來,就是一個奇臭無比、噁心難忍的工作,但對于家長來說,卻很重要。因為寶寶的便便能反映出他的飲食狀況、健康狀況等,一旦發現任何異常,家長都難免擔心。

育姐經常看到家長們提問求助,說自己寶寶5天、7天甚至快2週沒有排便了,這是便秘嗎?寶寶會不會被憋壞?今天育姐就來說一說寶寶攢肚和便秘的區別。



首先在這裡解開一個誤會:寶寶的排便本來就不那麼規律和完美,不是所有寶寶每天都會排便,也不是每次都色澤鮮黃、大小軟硬適中。雖然我們可以有完美便便的參考,但是每個寶寶的身體素質和腸胃發育情況不同,哪怕是同月齡的寶寶也會因為餵養方式不同,養成不一樣的排便情況。

以下是寶寶們通常的排便規律:

1、出生後的2、3天,排出胎便,呈墨綠色,粘稠;

2、開始喝奶,大便開始呈奶昔狀偶有奶渣,略帶黃色;

3、3~6週時,排便間隔逐漸延長,哪怕每週1、2次都屬正常;

4、添加輔食後,因為腸胃不適應,可能有便秘的情況出現。

排完胎便的低月齡寶寶,因為身體的成長,消化能力逐漸提高,會把營養豐富的乳汁吸收地較為完全徹底。最後剩的殘餘物質較少,寶寶的腸胃沒有接受到刺激,就達不到每天排便的指標啦。因為這種情況導致的好幾天一排便,成為「攢肚」。

只要寶寶排出的便便鬆軟色澤亮黃,情緒吃睡都正常,體重平穩增長,家長就無需擔心。因為這說明媽媽的乳汁質量好,營養全被寶寶吸收了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輕易給6月前的寶寶餵水,因為乳汁中的水含量已經滿足寶寶所需了。大部分寶寶攢肚只有幾天,接近兩周是個例。家長可以陪寶寶多玩耍活動,促進腸胃蠕動。



便秘和攢肚最大的區別就是:便秘的寶寶在排便時很困難、不舒服需要很用力;拉出來的也是一粒粒的、乾燥甚至質地偏硬、帶有血蹟的便便;有時寶寶會因為疼痛拒絕排便。

也就是說,排便的間隔天數並不能作為便秘的判斷標準哦!家長不要看孩子排便次數比之前減少了,就認定孩子便秘了。

(一)

于小于6個月,沒有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,母乳喂養的一般不便秘。奶粉或者混合餵養的寶寶則可能是,奶粉沖調過稠,比例不對造成的便秘,換一換其他的奶粉品牌也是種應對措施。

有時家長盲目給孩子補充了大量的鈣,多餘的鈣容易和脂肪酸結合形成鈣皂,造成寶寶便秘,所以不妨嘗試停止鈣劑,寶寶的便秘情況或許會有所緩解。



(二)

對于添加了輔食的大寶寶,便秘則是因為纖維素攝入不足。纖維素經過腸道中的化學反應,能幫助排泄物變軟,易于排出。纖維素攝入不足,寶寶的便便就會乾燥難排。(母乳中富含的低聚醣,就是一種水溶性纖維素)

所以家長可以在寶寶的輔食中,適當添加富含纖維素的食物,烹飪時也要盡量留存纖維素。比如用大麥米粉代替大米米粉;添加菠菜、芥藍、小白菜、西蘭花、竹筍、豌豆、甜玉米粒、蘑菇等富含纖維素的蔬菜;給寶寶吃西梅、李子、杏子、獼猴桃、藍莓、桑葚、草莓、火龍果等促進腸胃蠕動的水果。

除飲食之外,還要輔以多喝水多運動這兩條。如果寶寶的便秘情況沒有改善,甚至出現了營養不良、腹部脹痛的情況,那麼就需要求助醫生,通過口服聚乙二醇類藥物來改善便秘情況。

(三)

有的寶寶因為乳糖不耐受便秘;有的因為不適應突然添加輔食;有的是排便如廁行為沒有被訓練好;有的是gang門、直腸狹窄,屬于生理缺陷便秘;有的是不適應新環境不願上廁所憋出來的便秘……

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盡相同,家長要注意對孩子的身心觀察,對癥「下藥」。



許多家長認為香蕉軟糯滑潤,就以為寶寶吃了可以通便,其實香蕉的纖維素含量並不高。經過上文的介紹,可以知道它並不是最合適的「助便水果」。並且,青香蕉裡的澱粉和果膠含量比較高,反而有可能加重便秘,美國兒科學會旗下的科普網站甚至建議便秘的孩子少吃香蕉。

西梅富含纖維素,山梨醇含量比其他水果高很多,所以便秘的孩子吃西梅效果會更好。

你家寶寶月齡多少?平均多久排便一次呢?遇上便秘是怎麼解決的呢?歡迎把你的經驗分享給大家!

更多爸媽育兒、生產前後相關知識,請多多關注粉絲團「爸媽大補帖」

用戶評論